查看完整版本: [-- 印魚 --]

-> 魚 類 圖 鑑 -> 印魚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魚 2006-10-16 19:46

印魚

學名   Echeneis naucrates  

中文名   長印魚

港澳俗名 吸盤魚

科中文名   印魚科 
 
模式種產地   Indian Ocean

棲息深度   0 - 50 公尺 

世界分布 全球性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東沙
   
最大體長 110 cm 

棲息環境 大洋、近海沿岸 

同種異名 Echeneis chiromacer, Echeneis fasciata, Echeneis fusca, Echeneis guaican, Echeneis lunata, Echeneis metallica, Echeneis naucratus, Echeneis neucrates, Echeneis scaphecrates, Echeneis vittata, Echensis naucrates, Echneis naucrates, Leptecheneis flaviventris, Leptecheneis naucrates   

英文俗名 Shark remora, Sharksucker, Slender suckerfish, Slender sucker fish, White tailed remore, Suckerfish, Live sharksucker, Live shark-sucker
 
形態特徵   體極為延長,頭部扁平,向後漸成圓柱狀,頂端有由第一背鰭變形而成的吸盤,其鰭條由盤中央向兩側裂生成為鰭瓣(laminae)約有21-28個;尾柄細,前端圓柱狀,後端漸側扁。吻平扁,前端略尖。口大,口裂寬,不可伸縮,下頜前突;上下頜、鋤骨、腭骨及舌上均具齒。體被小圓鱗,除頭部及吸盤無鱗外,全身均被鱗。背鰭兩個,第一背鰭變形而成吸盤,第二背鰭和臀鰭相對;腹鰭胸位,小形;胸鰭尖圓;尾鰭尖長。體色棕黃或黑色,體側經常有一暗色水平狹帶,較眼徑為寬,由下頜端經眼達尾鰭基底。
 
棲所生態   大洋性魚種,通常單獨活動於近海之淺水處,也會吸附在大魚或海龜等宿主身上,隨著宿主四處游盪,宿主的變化很大,鯨、鯊、海龜、翻車魚,甚至於小船都可能是寄宿的對象,或隨潛水夫活動。以大魚的殘餘食物、體外寄生蟲為食,或者自行捕捉淺海的無脊椎動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全世界溫暖之各海域。台灣周邊海域均有。
漁業利用 可以供食用,但肉質並不很好,反而是長印魚可以吸附在大魚身體上的特異生態,使得它深受大型水族館的歡迎。


資料來源: 臺灣魚類資料庫 http://fishdb.sinica.edu.tw

likevin 2006-10-16 20:31

見血方休 2006-10-16 20:37
食唔食得架

智達 2006-10-16 20:53
你食先,十分鍾後我先食........

sang 2006-10-16 20:56
好食

天文台 2006-10-16 21:54

萬事發 2006-10-16 22:03

小魔女SOS 2006-10-16 22:17

lan 2006-10-17 12:24
個樣真係嚇死人

gama 2007-11-25 23:17
好好食呀,鹽花放係面,叫食呀

疯钓友 2009-01-08 17:00
这个鱼我们钓过,但觉得他很可怕所以当时就把他给丢了。可惜了~不知道味道如何!

釣魚郎 2009-01-08 17:18
      

chon 2009-01-24 23:42
    


查看完整版本: [-- 印魚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2003-2010 PHPWind
Time 0.014690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