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5) 其他功能 論壇服務 精華帖 最新帖
主題 : 魚毒之預防
邪海釣手 離線
級別: VIP會員

UID: 2654
精華: 3
發帖: 2310
漁樂幣: 15935 元
威望: 10 點
貢獻值: 1 點
娛樂金幣: 0 元
在線時間: 976(時)
註冊時間: 2006-10-22
最後登錄: 2007-06-18
樓主  發表於: 2006-11-03   

魚毒之預防

到目前為止,尚無特別的化學方法可用以檢查魚毒。所以大家皆用生物檢定法(Bioassay method),尤以利用小鼠之檢定法(Mouse assay)最為常用,因小鼠價廉且易於得到。普通係以腹腔注射,而測出毒量與致死時間之關係。

在美國,食河豚中毒,並非一嚴重之問題,因美國人極少食用河豚。河豚之中毒事件主要發生在日本及太平洋沿岸國家,尤以日本人食用河豚最多。但在日本因河豚而中毒之例已比十九世紀大為降低。此原因為公眾之教育成功及治療之進步。如日本之地方政府規定只有特別登記之餐館及持有執照之廚師方可處理河豚。廚師必須具有能力判別何種河豚有毒,何種季節可食,及如何處理有毒之內臟。自此法律實施後,領有執照之餐館中幾無中毒事例發生,僅在無照小販及魚攤中發現中毒。如上所述,河豚毒為一種內因性魚毒,只要加強教導漁民及魚販判別河豚種別,勿輕易販賣不識之河豚,即能控制河豚毒之發生。

為防止食用貝類而引起之中毒事件,美國漁獵局(U.S. Fish & Wildlife Service)、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及公眾衛生處(Public Health Service)訂有法規(1958)防止中毒事例。例如規定每100克新鮮及冷凍貝類不可含有相當於80μg以上之麻痺貝毒。罐頭食品之許可標準為200μg,因貝毒會因加熱而破壞70%左右。當發現貝類之毒量超過標準,即禁止捕撈該等貝類,並在產貝海灘設置警戒標誌,以廣播、報紙警告公眾及遊客。此等警告須持續至該等貝類毒量降至標準以下。各地之水產及衛生機構需定期的檢驗貝類及注意可疑紅潮之發生,以防止中毒。

熱帶毒魚之中毒防止,是最困難之一種。因為毒素可能係從食物而來,所以何種魚,何種地點捕獲者有毒至難判斷。最安全之法,自然是在食用前,檢查每一條魚。然而但實際上一一檢定魚類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折衷辦法是特別注意有記錄之毒魚產地,詳細檢查該地產魚。有一天,當我們詳細了解熱帶海魚毒之來源及其經由途徑時,將可正確判斷何種魚在何地方有毒。

在臺灣,雖然偶有傳聞因食魚中毒,但是否確因魚毒而來?中了何種魚毒?多缺科學性的探討。如何教育民眾(特別是漁民)迅速的報告可疑的中毒現象,如何加強衛生及水產機構之分析與研究皆為當務之急。

(作者通訊處: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

主要參考文獻

1. H.S. Mosher et al. (1964) Tarichatoxin-tetrodotoxin: a potent neurotoxin. Science, 144, 1100.

2. E.J. Schantz et al. (1966) The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oison produced by Gonyaulax catenella inaxenic culture. Biochemistry, 5, 1191

3. P.J. Scheuer et al. (1967) Ciguatoxin : isolation and chemical nature. Science, 155, 1267.

4. Y. Hashimoto et al. (1970) Food chain hypotheses on the origin of marine toxins. Bull. Jap. Soc. Sci. Fish. 36, 425.

5. 橋本芳郎(1971)自然界分布。化學生物,9, 591.

6. E.F. Mcfarren (1971) Assay and Control of marine biotoxins Food Tech. 25, 234.
評價一下你瀏覽此帖子的感受

讚一個

好收獲

可憐喲

真攪笑

好犀利

又食蕉

冇意見

又灌水

<~船只海上航行,茫茫海面阻隔了视线,一面之隔的深沉水下,谁也不晓得何时何处船边将浮现何等庞然大物?因为我们晓得,这辈子将永远无法透视海洋、无法完整理解海洋~>
描述
快速回覆

驗證問題:
請複製中文【好】字,貼在驗證框內 正確答案:好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